客家是中华汉民族中一支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民系,客家就是汉族,而且曾是居住在中原的汉族大姓。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目前我国纯客家县有34个,非纯客家县46个,客家是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民系之一,遍布世界五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总人数超过亿之众,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客家方言、客家民俗、客家民居、客家诗文、客家历史等丰富多元的客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客家文化,在担任福建省长时,很注重发挥客家文化优势,积极举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等活动,并以“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评释客家。从国家文化战略层面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客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符合*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精神,有利于更好地弘扬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二是能更好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凝聚更多海外华人的爱国热忱。三是可以激励广大客家人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继承先辈的优秀品德,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特殊贡献。
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关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主题,把河南打造成为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并将洛阳客家之源纪念馆及大谷关客家小镇项目列入河南省重点文旅项目。
洛阳是公认的客家人的祖籍地,河洛文化是客家文化之源,洛阳大谷关曾是历史上百万客家先民走出中原、走向世界的主要关隘。近年来,洛阳市深入挖掘、传承、弘扬客家文化,加快推进客家之源纪念馆等重点项目建设,举办客家文化论坛等活动,建设以寻根拜祖为主题的河洛文化旅游区,着力增进海内外客家人及社会各界对“根在河洛”的文化认同,打造“洛阳客家祖源地”品牌,为传承创新客家文化提供载体和平台。
为做好客家文化传承创新,提出如下建议:
一、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依托客家祖先迁徙路线上的文化遗存、纪念馆和自然山水,申报国家级线性文化遗产,打造“寻根拜祖”文旅产品,让更多客家人、海内外华人了解客家历史、客家精神。
二、支持洛阳市打造客家祖源地,建设以寻根拜祖为主题的河洛文化旅游区,讲好“根在河洛”故事,传承客家文化、河洛文化和黄河文化。
三、组织研究、保护、传承客家语言具有探寻、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主流语言源流的重大意义,建议将客家语言研究、传承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设立“中原古音—客家语言”国家科研课题,组织音韵学或训诂学专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高等院校中文、文博学院的课程内容,结合全国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推广,鼓励客家县、祖源地洛阳、迁徙出发地纳入中小学校本课程。
四、客家家规家训凝聚着客家人历经两千多年发展的生存智慧,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生动诠释。建议以客家家训为切入点,以多种形式深入发掘研究传承“客家精神”中蕴含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编辑杨晓萌制作
千惠校对
王密林、余智鹏《中国美术报》为周报,年出版40期。邮发代号:-7.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92元/年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