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把“强转树”专项行动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凸显教育效果,深化行动成果。
●立足城市文明历史,提出用文化建设为队伍发展增添后劲。
●在做好常规市容管理和执法工作的基础上,梳理市容热点难点问题,每年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深化“”工作法运用,寓服务于执法管理实践之中,创新城市管理服务形式,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
自“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江苏省无锡市城管系统瞄准行动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始终坚持把“强转树”专项行动要求与无锡实际相结合,把队伍素质形象提升与市容品质提升相结合,把常规管理工作与城市管理品牌建设相结合,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无锡特色的城管队伍建设之路。
突出向心力建设
让*旗引领队伍向前进
无锡城管系统把“强转树”专项行动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凸显教育效果,深化行动成果。
一是开展*建联盟,凝聚社会力量,打造城市治理新格局。与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共建“*建联盟”,实现*建资源共享,形成*员共同学习、工作互相支持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行*员干部挂钩基层制度,一人包一片或包一家,蹲点解决问题。市城市管理局*组成员每人每年挂钩一个基层镇街中队,定期参与中队内部管理和市容执法整治活动,开展体验式调研,对中队工作进行指导和帮扶。
三是开展“牡丹花红,行走城管”主题活动,全市城管系统*员干部戴*徽、亮身份,带头冲在执法一线,走进社区村委和沿街商铺,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和市容整治沟通工作。
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队配齐大队长、教导员,中队配齐中队长、指导员,确保*建工作、政治工作有专人负责,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建设基础。
突出发展力建设
让文化为队伍成长添后劲
立足城市文明历史,无锡城管系统提出用文化建设为队伍发展增添后劲。
打造“爱国爱城爱家,敬己敬人敬业”的城管核心价值理念,提振队伍整体精神风貌。开展无锡城管职业精神大讨论,增强队伍的职业使命感。
丰富职工文体生活,开展球类、棋类等比赛,组织团建活动、读书分享会和新春联欢会,增进内部交流和凝聚力。
突出执行力建设
让执法效能可考量可评价
抓制度完善,为执行力定标准。市级层面、区级层面、镇街层面的城管部门,分层级制定完善了各项制度,使全市城管系统制度建设实现立体化、多样化并具备充分覆盖性、可操作性,同时注意制度的整合和精简。市级层面制定了无锡城管“强转树”专项行动总方案、全市队伍规范化建设考核办法、无锡城管十二条禁令、作风纪律五规范等各项标准、制度,并以技术标准形式出台了基层站所公共服务标准。
抓业务培训,提升队员履职能力和队伍执行能力。市城市管理局每年组织全市系统骨干力量赴知名大学学习充电;市支队、区大队、镇街城管系统每年组织全员脱岗培训。市城市管理局每年对全市中队长以上人员进行集中体能考核、理论考核;区大队每年对所属在编人员进行集中体能考核、理论考试。
围绕办案指标考核,开展岗位练兵、办案比赛、卷宗制作、案例征文比赛等业务技能竞赛活动,提升一线人员执法办案能力,培养业务骨干。
突出战斗力建设
让违法违规问题无处藏匿
在做好常规市容管理和执法工作的基础上,梳理市容热点难点问题,每年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3年中,连续开展了偷倒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共享单车乱停乱放专项整治、违法建设专项整治、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机动车违停专项整治等多个专项整治行动以及“夏季百日行动”“春雷行动”“靓丽行动”等多个市容综合治理行动,市容市貌显著改善提升。
年,拆除各类违法建设万平方米。年上半年,查处毁绿占绿.8万平方米、复绿.7万平方米,取缔流动摊位处,封堵沿街破墙开店家、面积平方米,拆除各类违法户外广告设施处,清理“小三乱”78万处,纠正引导违停车辆辆。
今年7月开始,无锡城管系统把执法触角伸向遛狗不牵绳、随地吐痰等“小微”违法行为,从细节管理入手,不断提升市容品质。
突出规范力建设
让法治为执法工作立规矩
严格依法行政,树立城管执法队伍新形象。
一是加强立法工作,修订《无锡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出台《无锡市城市管理领域失信行为管理办法(试行)》等。
二是编制执法实务操作手册,印制全市统一的法律法规汇编和执法依据查询手册。各区大队根据执法业务范围和执法特点,编制区级执法实务手册,执法队员对照手册就能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三是完善执法办案制度,明确自由裁量标准、重大案件审核制度、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建立重大案件24小时即报制度,落实律师驻队制度,编制“小微执法”规范流程。
四是强化硬件建设,促进法治建设各项制度落实。市支队、各区大队都配备了无人机,全市城管执法人员人均一台执法记录仪。开发无锡城管执法APP,“小微执法”现场即可打印票据。
突出服务力建设
让“”工作法可感知可体验
深化“”工作法运用,寓服务于执法管理实践之中,创新城市管理服务形式,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
一是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立标区”建设,把城市管理精细化落到实处。今年上半年,选取回迁安置小区、老旧小区等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社区开展“立标区”建设。逐街逐巷逐店摸排建档,对市政设施、环卫设施、绿化设施等全部登记造册,明确“立标区”市容整治统一标准和操作流程,确定各部门相关责任。
二是以“城市管家”品牌为依托,招募热心公益的社会青年组建“城市管家”志愿者团队。目前,登记在册的“城市管家”志愿者有多人,已在8个社区建立“城市管家”工作站,各工作站定期组织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学习和上路宣传服务活动。
三是多渠道拓展城管服务,如打造青少年城管暑期学校,在小学开设“城市文明微讲堂”,定期划定区域组织青少年开展街头涂鸦活动,对沿街店面卷帘门进行彩绘丰富街景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突出监督力建设
让人员可追责事件可追溯
加强作风纪律建设,强化跟踪管理监督。
一是强化市城市管理局对全市城管系统的监督管理。开展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调研,成立无锡城市管理委员会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下基层督查指导。
二是根据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要求调整市支队定位,在积极开展市级层面执法工作的同时,强化督查职能。
三是在全市开展“正风肃纪”行动,从着装规范、仪容仪表到办公环境、卫生秩序,从卷宗制作到执法现场,开展全方位督查工作,下派督查问题反馈单,印发督查通报,监督整改,确保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期间队伍的稳定性、执法的规范性。
突出保障力建设
让一线执法无后顾之忧
针对城管队伍各项保障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无锡城管在“强转树”专项行动中,把加强基层队伍保障作为重点工作。
一是积极向各级*委政府呼吁增加城市管理资金投入、落实岗位津贴、提升协管人员待遇。二是积极推动办公环境条件改善,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6%的基层中队拥有独立办公用房。三是通过市场租赁形式解决基层执法用车问题,并通过自筹资金和社会捐赠等形式添置无人机,解决了常规方法常规装备取证难的问题。
来源:无锡市城市管理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