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问答 » 正在画牡丹的齐白石,你可见过
TUhjnbcbe - 2021/3/13 1:41:00

1


  一把梅花琴弹奏的《绿牡丹》什音乐曲,抑扬顿挫,袅袅弦音从莲中村中兴区的乡间小道上传出。弹奏者是78岁的什音传承人林积炳,在他几十年的什音弹唱生涯里,林积炳见证了莲中什音文化的鼎盛和衰落。而今,他和其余几位什音爱好者默默坚守着什音,只求让莲中什音重焕生机,什音“后继有人”。


  “莲中什音在清末至民国初最为鼎盛,当时全村的什音社有8个,清末时期村里有‘小戏子’戏班,戏班子成员每人都有传统乐器绝活,都能自弹自唱。”林积炳介绍,在他童年时,什音在莲埭一带非常流行,然而多方面原因,莲中村的什音队伍一支接一支解散。后来,在莲中村委会的支持下,曾消匿多年并“断层”的莲中什音社重新组建,让什音“发烧友”真正有一个“家”。莲中什音社重组时有20多名社员,这群什音爱好者一有空就聚在一起吹拉弹奏,他们凭着一股执著精神坚守着什音阵地,为的是继承和保留什音这一闽南文化“古化石”。


  林积炳可谓是演奏什音乐器多面手,他不仅会弹奏琴、琵琶,而且会拉板胡、二胡,还会识简谱。林积炳常常和什音唢呐、横笛手林土歹交流,一起探讨什音曲谱的整理、收集和传承。林积炳珍藏多年的一本《什音谱集锦》抄录着“九连环”“玉美人”“孟姜女”“卖什货”“杜鹃花”等近首经典曲目。几年前,林积炳主动联系永宁下宅的一名什音师傅,并通过电话用简谱将《粉红莲》什音曲谱记下来,而后林土歹又用传统工尺谱进行翻译,把该曲谱收录到莲中《什音谱集锦》中,让莲中村什音有了多彩多样的什音演奏曲目。“莲中村什音曲谱应该称得上是目前石狮什音界整理、收集保存得较完整的。”林积炳自豪地说。


  “目前,整个莲中村就剩下不到十名什音爱好者,看到传统的乐器正逐渐消失,觉得十分可惜。”林积炳称,随着有演奏造诣的老一辈逐渐淡出,没有年轻人的加入,演奏什音队伍日渐老化,什音后继人才缺乏。两年前,林积炳、林土歹等莲中村其余几位称得上“师傅”的什音人士发起了“什音进校园”计划。在莲埭小学设立了“什音研习班”,招募了20多名小学员,由林积炳、林土歹等“什音师傅”轮流免费传授、排练曲子,遗憾的是,因种种原因,“什音研习班”仅持续了半年,“什音进校园”计划暂停。


  如今,虽然莲中什音社的成员屈指可数,但每当悠远空灵的乐声响起,那熟悉的乐曲随着唢呐、京胡、笛、琵琶等乐器缓缓弹奏开来,每个音符都寄托着莲中一代又一代什音人的心血,还有那永不停息的什音情缘。“我们一直在收集什音乐谱并希望利用余生把毕生的什音知识、什音技艺传授给年轻人,让莲中什音能够走得更远。”林积炳说,能够让什音在莲中村传承下去是他们这一辈什音人的最大心愿。

记者兰良增

END

石狮市融媒体中心·石狮日报

石狮日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转自
TUhjnbcbe - 2021/3/13 1:41:00

中国画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两条,一是师古人,向前人学习;二是师造化,向大自然学习,对自然的物象进行观察、研究、写生。这在牡丹绘画中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写生,才能不断地加深对牡丹物理结构的理解和把握,丰富创作源泉。

对牡丹的写生,可先从一花一叶开始,由简入繁,从局部到整体,不可急于求成。要注意牡丹的特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干与茎、茎与萼、萼与花、柄与叶的交接,以及每个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等,避免出现局部仔细,但和整体脱节的现象。

开始先画各个局部,最好画原大。花和叶的大小比例要突出花,叶子不可过多过多,如叶子大了相对比较花就显得小了。画花可以先从单瓣花头练起,由内而外,自前、左、右、右的顺序一个瓣一个瓣地画。画完后再检查每个瓣是否结蒂连心,有不妥之处及时修改,并用文字记录那些现场不便表现的内容,如颜色、品种等事项。

写生时,还要注意描写不同花期、不同角度和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典型形象,如画花,就要画含苞、初开、盛开、正面、半侧面、侧面、背面、俯仰、风天、晴天、雨天和露天的花头。单个花头掌握之后,再画聚集在一起的花头。

还要掌握有突出特征又宜入画的牡丹品种。如姚黄牡丹花冠起楼,像礼帽,底层花瓣大如盘,上层花瓣小而起楼,花茎长且直,入画有昂首映日之姿。再如二乔,紫红色和粉红色同时生长在一朵花上。紫色品种的墨葵,紫红色鲜活洁有光泽,很有特色,也很美。写生时要特别注意对那些特殊品种进行描绘。

画花难画叶,这是花鸟画家的共同感受。在一幅画中花头固然重要,但还需要有绿叶扶持,叶子又复杂多变,有远近、正反、大小、俯仰、侧斜、重叠交错、空间层次等各种形态。如处理不妥,就会直接影响画面整体效果。所以在写生过程中就要掌握如何画好叶。王永刚线描牡丹↓↓↓

画牡丹叶,一般来讲有如下几个要点:第一,抓住叶的主要生长方向,取势传情。多数枝叶的长势都是向上、向阳的,叶尖有向阳伸展之势。但为了使牡丹形象更精神挺拔,可使个别枝叶反向取势,加几片逆向枝叶,显得更有精神。

第二:分清主次,繁简不乱。画叶时首先要抓住一两个主要的叶画得完整、浓重、突出,然后根据构图需要画几片次要的叶子。

第三,在写生较为熟练后,可以根据构图需要大胆地进行取舍,可以“移花接木”和“张冠李戴”,取舍要有疏密聚散,在取舍安排时要善于在叶丛之间留一些大小不同的空白,使画面透气,增加变化。密处的叶子可以叶与叶之间,叶与花之间重叠交错,有半片的、小半片的,或只露叶尖的,各种形状,各种长向都应描绘,以增加画面的生动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3/13 1:41:00
来源微水墨艺术齐白石《牡丹》设色纸本镜框白石老人晚年喜画牡丹,此画为他与德国著名摄影师希尔马.帕贝尔(HilmarPabel)会面时,赠予对方的纪念之作。帕贝尔尤擅长拍摄新闻相片及人物肖像,曾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PressPhoto)奖项。50年代,他远赴亚洲,拍摄了一系列亚洲面孔,辑印成《东方之脸》摄影集,镜头更记录了齐白石作画时的情形。▲帕贝尔于年拍下齐白石绘画此画时的情形据帕贝尔回忆,当时他正要为齐白石拍摄肖像,会面当天早上,白石老人即席挥毫,画下一枝风中牡丹,赠予这位远道而来的摄影师。帕贝尔此后一直将此画挂在家中客厅,珍而重之,后其家人再赠予现藏家。画中牡丹怒放,枝叶似风中摇曳,具自然天趣。牡丹勾勒自然,点染之处信手拈来。白石老人晚年作品少见,尤其此画绘就之时,画家已年过九十高龄,心境泰然,笔触愈趋简化,随心所欲。更多齐白石牡丹作品欣赏齐白石大富贵家风齐白石岁朝图齐白石绝笔之作风中牡丹齐白石《牡丹图》《大富贵亦寿考》齐白石《牡丹》齐白石福祚繁华齐白石大富贵齐白石风中牡丹齐白石牡丹齐白石牡丹《牡丹》齐白石大富贵齐白石延寿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此行文字

1
查看完整版本: 正在画牡丹的齐白石,你可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