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问答 » 王宣明牡丹画谱牡丹九大色系特点与画法
TUhjnbcbe - 2021/3/1 18:08:00

本文内容摘录自王宣明《牡丹画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讲解画牡丹的基本知识,包括花卉的分类(花冠、花蕊、枝叶)、牡丹的九大色系、画牡丹构图、方法和写生的基本要求、牡丹的配景等章节,并配合步骤图及文字说明,方便读者参考临摹。节选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作者介绍:王宣明(—),字道之,上海青浦人。职称副研究员。上海牡丹画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当代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

1.粉牡丹特点:粉牡丹娇嫩欲滴,色彩柔和。其品种繁多,如粉红色的赵粉牡丹,微紫色的粉玉温香牡丹,它们虽以粉红色为主,但花瓣底部以深红色为多。画法要点:以饱含水分之笔,调出不同的粉彩色,运用色彩的加减,可以画出各种不同品种、不同姿态的粉色花朵。以白粉为主调出花色,笔尖蘸少许胭脂色,三笔一组层层画,花瓣未干时用白粉点。

粉玉温香:以粉红牡丹为主调,但要有冷暖变化,主花下面的牡丹带红紫色色,偏冷,叶色用较深的墨蓝色,与粉色花冠起到深与浅、冷与明的对比,画枝干注意疏密错落。

2.黄牡丹特点:黄牡丹端庄高贵,被喻为“牡丹王子”。黄色给人的视觉温暖柔和,通常以少量白粉调以藤黄朱砂、赭石或胭脂画之。花瓣的形态变化主要取决于笔腹和笔根在纸的运行痕迹。画法要点:画黄色牡丹时适当加一些白粉能使颜色更亮丽,也可以在藤黄中加少量石青使其变冷,藤黄中加朱砂再蘸少许赭石画花心或暗部可增强其立体感。黄花柔和明度高,亮总黄中加白,花冠更明亮,在花冠画成后可以以较深的叶丛衬托,称为以叶托形。要注意花冠外形不能太圆,要有意留出一些大小不等的缺口,更显生动。

一组黄牡丹的花冠

3.红牡丹特点:行啊牡丹艳若蒸霞,熠熠生光。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世人称之“中国红”。红色属于暖色,但不同的红色也有冷暖之别,如朱砂红牡丹呈橘红色,偏明,状元红呈紫色则偏冷。

画法要点:红色花系红为主,品种不同分冷暖,纯度高低求变化,浓艳生光色饱满。画时每一笔都应由瓣根向瓣梢画出,使每瓣都有向心感,花心部用曙红加胭脂使其有深凹下去的感觉。

一组红牡丹的花冠画法。红牡丹是吉祥、幸福的象征,不同的红色花冠要有冷暖之别。

4.蓝牡丹

特点:蓝牡丹素洁淡雅,姿容清秀。蓝色属冷色,常以白色调以石青、花青为主色,再在笔尖蘸以深青色或黑青色下笔。蓝牡丹中,蓝宝石偏冷,大朵蓝牡丹偏暖两种以上蓝牡丹放在一起要有冷暖之分,要在不断的比较中画出丰富多彩的蓝牡丹。画法要点:对比之中辨冷暖,石青加红(少许)冷中暖,加上花青色变冷,淡雅冷峻蓝牡丹。画蓝牡丹色彩不可太浓重,要在淡中求变化,特别是第一组翻瓣更需要浅淡而滋润。

一组蓝牡丹的花冠画法

5.白牡丹特点:白牡丹洁白无瑕,清爽袭人。白色属中间色,常以白粉配石青、秋香色(藤黄加赭石)画之。

白牡丹有两种画法,一种是草勾法,以墨勾线后再施以淡淡的各色,从瓣根向瓣尖染色,可以多次烘染,未干时再以白粉以瓣尖向瓣根烘染,如玉版牡丹,色白似玉,瓣根白中透绿;另一种是覆盖法,即以秋香色厾出花冠,未干时再以白粉自瓣尖复涂到瓣根,由厚至薄。

画法要点:长锋羊毫含色足,不气呵成不复笔,超湿淡彩染瓣根,未干白粉再覆盖。

一组白牡丹的花冠画法

6.黑牡丹特点:黑牡丹黑里透红,浓重亮丽。自然界中纯黑牡丹是没有的,一般是花瓣呈深红色,瓣根为黑色。黑牡丹属中间色,花心部分以墨紫色点厾。文人画中有用纯墨画黑牡丹的,明代徐渭善画墨牡丹,并题诗“富贵花将墨写神”。

画法要点:以水墨作画,应先从花的亮部入手,行笔要果断,不要重复修改。由于水墨颗粒细微渗化快,墨中加色既可以使水墨画有冷暖之别,又易于掌握水墨的渗化。

与春同舞:一朵牡丹花冠迎风舞动,下部的水仙花叶亦随之飘逸,同时在笔法上运用干湿互渗法,达到水墨淋漓的效果。

7.绿牡丹特点:绿牡丹一般以黄绿为主调,加点蓝为冷色,带点红为暖调,以达到花冠色彩的冷暖关系。在点厾花瓣时要错位用笔,笔势方向要有变化。通过不同笔痕表现花瓣的优美姿势。

画法要点:草绿调白画亮部,笔尖蘸赭画内瓣,花心可用胭脂厾,超湿瓣尖白粉提。

一组白牡丹的花冠画法。绿牡丹在开花过程中色彩变化很大,如豆绿牡丹初开时青色,盛开时黄绿色,根部紫斑明显。

8.紫牡丹特点:紫牡丹高贵典雅,被喻为“牡丹皇后”。画紫牡丹先以大红、曙红、胭脂调以花青为基本色,根据深浅冷暖再蘸以其他色。画深紫牡丹不宜加白,应以水来调节颜色的明度,粉紫牡丹可以适当加白粉,画花瓣用笔要错落有致,蕴涵节奏感。

画法要点:先以大红、曙红、胭脂调以花青为基本色,根据深浅冷暖再蘸以其他色,画深色紫牡丹不宜加白,应以水来调节颜色的明度。粉蘸紫色画浅花,重色紫花用水调,侧瓣随着风势动,百瓣归心常检查。

9.复色牡丹特点:复色牡丹品种不多,但在一个花冠上有多色花瓣,鲜明绚丽,柔和妩媚。如二乔牡丹,一朵花上有红、粉二色,非常耀眼。二乔的用色,常以粉红、紫红墨为主。

画法要点:三瓣立位法,即先以白粉蘸朱砂色画出三个花瓣的位置,接着以红紫色蘸点黑色与粉红色交融相接,淡色与深色对比强烈,色调即对比又调和。粉中带红布色块,紫红蘸墨紧相接,粉紫两色水交融,对比融合更绚丽。

一组复色牡丹花冠的画法,应先以淡色定位,瓣上皴上几条瓣筋,然后再以较深的颜色点厾出花冠的各种造型,做到意在笔先,随机应变。

来源:国画艺术

三种画法,这样画牡丹,国色天香!

第一种

第一步:花头

牡丹花头的绘制采用三号羊毫斗笔,中锋笔法绘制。上方粉红花头笔肚蘸上少许白粉,笔尖调入淡大红,用点厾笔法刻画反面花瓣,随后,毛笔前方加入稍浓的大红,调匀后笔尖蘸浓曙红继续用点厾笔法刻画正瓣,最外层花瓣用色要深一些。靠近花房的最暗部,笔尖加入少许墨红深入刻画。

下方的浅红花头绘制笔法同上方,反瓣颜色以白粉调曙红为之,正瓣颜色笔肚曙红,笔尖蘸胭脂点厾笔法绘制,最暗处笔尖调和中墨点写。黄色花头:反瓣笔肚白粉,笔尖藤黄。正瓣在反瓣原有的基础上,笔尖多加曙红调和。

第二步:花拖叶子

花托及叶子采用二号、三号狼毫或石獾斗笔,嫩枝及嫩叶用藤黄加花青调满笔肚,笔尖蘸胭脂,根据生长规律及构图的需要以点厾笔法画出嫩叶及花托。再以藤黄加花青饱调笔肚,蘸浓墨画出较深的叶子,至笔上水分不足时,笔尖蘸水,继续画叶子,此步骤可继续重复,以画出渐变效果为佳。注意叶子的布局及浓淡干湿。

第三步:勾叶筋及嫩枝

勾叶筋及嫩枝一般采用小狼毫或叶筋笔,嫩叶叶筋采用胭脂加墨、老叶用浓墨,以传统钉头鼠尾法勾勒出叶子的方向。用藤黄加花青,笔尖蘸胭脂画出嫩枝将叶子连贯起来。注意此步骤用笔要有力度。

第四步:老干及嫩芽

老干及嫩芽采用二号、三号狼毫斗笔,用朱磦加淡墨或赭石均调笔肚,笔两侧蘸浓墨画出老干。藤黄加花青,笔尖蘸胭脂点出嫩芽。注意枝干的穿插。

第五步:花蕊雌蕊

雌蕊采用大白云笔,笔肚调入石青或石绿,笔尖蘸胭脂,在牡丹花头中心部位点出雌蕊。雄蕊采用小白云笔,用锌钛白加藤黄调均点出雄蕊。注意雄蕊的大小及方向。

第六步:整体调整、题款钤印

根据构图需要进行画面整体调整,用滕华加花青加淡墨调出淡绿色,用斗笔以点厾笔法点苔及淡叶,衬托画面层次效果。最后题款钤印完成作品。

第二种

第一步:花头

牡丹花头用二号、三号羊毫斗笔,上方深紫色花头用胭脂加墨,侧方花头曙红加少许墨,下方花头与上方花头颜色相同稍淡些,均以前淡后浓根据花型点写而成,注意花头的相互呼应及留出飞白。最后根据画面疏密点出花苞。

第二步:花托及嫩枝

用狼毫斗笔调石青加朱磦笔尖蘸墨以中锋用笔画出花托及部分嫩枝,调石青加淡墨加朱磦侧锋画嫩叶。注意嫩叶大小疏密及方向,画出朝气。

第三步:叶子及老干

用狼毫斗笔调石青加少许藤黄再加浓墨画出深色的叶子,然后笔尖蘸水画出叶子层次感,最后笔尖加浓墨由上往下画出老干。注意枝干穿插。

第四步:叶筋及嫩芽

用小狼毫或叶筋笔调胭脂加墨以钉头鼠尾法勾出嫩叶叶筋。调浓墨勾深色叶子的叶筋,顺便画出连接叶子的小枝干。调石青笔尖加胭脂点出嫩芽。注意叶筋需在叶子半干时勾。

第五步:花蕊雌蕊

用狼毫斗笔蘸石青点出雌蕊。调淡石青加淡墨以点厾笔法画出淡叶,填补不够密集的地方,注意不要画的太满。

第六步:雄蕊及题款钤印

用小羊毫调锌钛白加藤黄画出雄蕊,注意大小及方向。再用斗笔调淡石青加淡墨收拾整个布局。最后题款钤印完成作品。

第三种

第一步:花头

用中号羊毫斗笔蘸稍许白粉、淡藤黄、淡花青画出牡丹花头的反瓣,然后加浓墨画正瓣。注意牡丹花头正瓣与反瓣的深浅变化。

第二步:花托及嫩枝

用狼毫斗笔调赭石加淡墨画出花托及嫩叶,中锋画花托及枝干,侧锋画嫩叶。注意运笔的方向。

第三步:叶子

用小狼毫蘸墨趁上方嫩叶半干时勾出嫩叶的叶筋,再用狼毫斗笔调赭石加墨画出各部位叶子的组合。注意叶子的色彩浓淡,大小分布及走向。

第四步:老干及深叶叶筋

用小狼毫或叶筋笔调浓墨勾出深叶的叶筋,再用狼毫斗笔画出老干。勾筋时要根据叶子的方向以钉头鼠尾法勾出,老干用中锋行笔,要有力度。

第五步:花蕊

用狼毫斗笔蘸石青点出雌蕊,再用小狼毫蘸锌钛白围绕雌蕊勾出蕊丝,最后蘸藤黄在蕊丝上方点出雄蕊。注意雄蕊大小变化,不宜太过均匀。

第六步:雄蕊及题款钤印

用斗笔调淡石青加淡墨收拾整个布局,最后题款钤印完成作品。

邵仲节以画牡丹著称,有“邵牡丹”之美誉

齐白石的牡丹与张大千的芍药争奇斗艳!

于非闇画牡丹,他堪称古今第一!

牡丹画美

牡丹花头和花叶的三十种画法

图文教程:小写意牡丹

国画牡丹幅,美醉了!

来源于网络

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内容仅供学习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宣明牡丹画谱牡丹九大色系特点与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