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华——馆藏明清花卉画展”甄选58件(组)明清时期花卉名迹,为观众朋友们打造了一场炫目的花卉之约。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蒋廷锡(款)的《百种牡丹谱册》,相信有很多观众朋友已经一睹其风采了。此图册首次在辽博展出,图绘各种牡丹四册一百开,工笔设色,图像生动妍丽,每开纵37厘米、横46厘米。展览中呈现的28幅牡丹图深受大家喜爱,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揭开《百种牡丹谱册》的神秘面纱……
蒋廷锡(——),江苏常熟人,字扬孙,号西谷,又号南沙,别号青桐居士。因生于康熙八年己酉,又名酉君。康熙己卯(年)被荐入值南书房,癸未(年)进士,累迁至内阁学士,康熙六十年(年)充经筵讲官;至雍正朝,官至文华殿大学士,雍正十年(年)卒于任上,谥文肃。
蒋廷锡画像
蒋廷锡是清代康熙、雍正时期重要的词臣画家,以花鸟画名重,承袭徐熙、黄荃一派,与恽寿平齐名。蒋氏画风源自家学,也受到同乡画家马元驭、顾雪坡的影响。所绘作品样貌多种,“或奇或正,或率或工,或赋色或晕墨”,但总体而言,飘逸之外,显得格外庄重,深受宫廷喜爱。
《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牡丹一名鹿韭,一名防姑,一名百两金,一名木芍药,秦汉以前无考,自谢康乐始言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而刘賔客《嘉话録》谓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则此花之从来旧矣。唐开元中天下太平,牡丹始盛于长安,逮宋惟洛阳之花为天下冠,一时名人髙士如邵康节、范尧夫、司马君实、欧阳永叔诸公尤加崇尚,往往见之咏歌。
自唐代牡丹始盛,其后牡丹便广受喜爱,尤其是文人和皇室,留有许多牡丹诗,牡丹谱。牡丹谱始自宋欧阳修撰《洛阳牡丹记》,记洛阳牡丹之盛,录各类名牡丹,并解释花名缘由。至清代,康熙皇帝曾辑录牡丹诗、牡丹谱,更是有许多宫廷画家所绘各类牡丹图传世。蒋廷锡有《牡丹百咏》诗传世,也曾多次以牡丹为主题创作图画,《石渠宝笈初编》就著录有两册蒋氏所绘百种牡丹谱。此册牡丹谱,传为蒋廷锡所作,图绘各种牡丹四册一百开,工笔设色,图像生动妍丽,各开题名与蒋氏《牡丹百咏》中的百首诗名基本一致,略有差别。此册虽未经《石渠宝笈》著录,但与著录二册的题名基本一致,图像有一定重合,但也有差别,或许是著录二册的稿本,能够反映出蒋廷锡为宫廷所作“臣字款”作品的的面貌和反复修改过程。
蒋廷锡(款)百种牡丹谱册
第一册左右滑动查看全部图片
第二册左右滑动查看全部图片
第三册左右滑动查看全部图片
第四册左右滑动查看全部图片
《百种牡丹谱册》名称一览表
——版权声明——
辽宁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