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年)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牡丹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牡丹产业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东明县高度重视,抢抓机遇,多措并举,主动作为,全力推进牡丹产业发展。
(一)抢抓机遇,借势而为,制定牡丹产业方案。东明县抢抓全市牡丹产业发展机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全面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年)》印发后,东明县高度重视,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开展学习、研究、讨论,对照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结合全县牡丹产业发展实际,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发展规划,并向县政府常务会议提报了东明县牡丹产业发展情况相关议题,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孙迁国为组织的牡丹产业发展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督导调度全县牡丹产业发展。二是制定任务目标。东明县立足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促进牡丹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下发了《东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县牡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发展目标,计划到年,全县培育1家规模化龙头企业,建设3处以上牡丹高效示范种植基地。结合黄河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等元素和中草药植物园建设,在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内打造牡丹、芍药文化旅游基地。建立现代化的销售网络,形成线上线下、方便快捷、高效运转的牡丹商品现代化销售网络。健全“企业为主、乡镇保障、县级督导”三级服务体系,鼓励各乡镇(街道)建设1-2处高标准牡丹种植示范基地。三是强化政策引导。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牡丹产业发展奖补政策,鼓励企业、种植大户积极主动发展牡丹产业。
(二)主动出击,借力而为,打造牡丹产业基地。东明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全市牡丹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在打造牡丹产业基地上下功夫。首先,明确工作职责。县林业部门将牡丹产业工作归口局产业办,并明确了工作职责。成立了东明县林业局牡丹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做好牡丹产业发展的等各项工作。同时成立东明县林业局牡丹产业技术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科级干部联系乡镇工作制度,技术人员分包全县各乡镇,做好牡丹产业技术指导。其次,加大资金投入。为充分发挥好项目资金效益,确保牡丹产业资金投入,东明县积极整合林业项目资金用于牡丹产业基地建设。第三,加快基地建设。东明县依托武胜桥镇玉皇新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引入公司化运作模式,把牡丹的油用、观赏、药用等产业相结合,完成亩牡丹标准化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并与大型牡丹籽油加工企业签订了保护价回收合同,解决了种植大户的后顾之忧。下一步,我们将依托玉皇新村土地多年未种植农作物和环保无污染的优势,全力开展有机油用牡丹产品的认证工作。
(三)创新形式,借网而为,注重品牌开发销售。在产品研发、宣传和销售上,东明县立足当前互联网优势,积极发展电商经济,建立现代化的销售网络,形成线上线下、方便快捷、高效运转的牡丹商品现代化销售网络。第一,加快推进规模化生产。由菏泽华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河南凤祥牡丹科技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牡丹产品开发项目,新引进牡丹油物理压榨设备、智能化精炼设备、自动化包装设备、原料筛选设备、牡丹花蕊生产包装设备等,现已建成投产,年可生产牡丹籽油吨,牡丹花蕊茶10万盒。第二,大力推广网络化销售。充分利用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互联网直播销售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商经济,东明一品农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东明县优质农产品电商推广平台展厅,依托电商平台推广东明县优质农产品,公司与菏泽凝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通过网络开展牡丹籽油、牡丹化妆品、牡丹饮品的销售。第三,着力开发自主化品牌。东明县三农油坊位于东明县沙窝镇工业园区,成立于年,主要致力于食用植物油的加工和销售,目前,该公司申报的“花之露”牌牡丹籽油已通过有关部门批准,今年新上了压榨、精炼、灌装设备,年生产销售能力达到吨。
信息来源:东明县林业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近年来,河南洛阳牡丹开始向产业化发展之路迈进,已探索林下立体种植油用牡丹进而实现规模化、多元化发展的新路。
近年来,河南洛阳牡丹开始向产业化发展之路迈进,已探索林下立体种植油用牡丹进而实现规模化、多元化发展的新路。“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提及牡丹花,多数人都会想到河南洛阳。但长期以来,洛阳牡丹主要以观赏为主,缺乏创新意识。如今随着产业化推进,洛阳大力推广花卉苗木与油用牡丹进行立体种植的方法,实现了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多层次综合利用,不仅节约了林地,而且牡丹种植时间长,可以一次性种植数十年甚至几十年不换茬,还起到了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为洛阳市打造植物科普基地和洛阳龙门森林氧吧奠定基础。
牡丹立体种植方法已为周边农民和下岗职工提供了多个劳动就业岗位,带动了余户群众增收致富,真正实现多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