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春天的美好#
窗外,苍茫太湖,烟波浩渺,沿着太湖边,一路愉快地驱车抵达灵山胜境。
恰逢其时,正赶上“九龙灌浴”盛大开启。
音乐响起,莲花开,太子佛释迦牟尼徐徐升起。
庄严隆重,太子佛在九龙喷水幕中度自转一圈。
一位探索真理的觉者,普渡八方来客。
音乐、解说浑然天成。
01:00游人之多,加上天气的热情,我与先生选择去了牡丹苑。
牡丹苑的牡丹基本落了。
幸好,每一种颜色,都还有几朵在怒放着。
每看到一朵,心里就有一阵小惊喜。
难不是为我留着的?
窃喜窃喜。容我自作多情下下。
花中最喜牡丹,不是因为它是花中之王,也不是因为她国色天香,倾国倾城。
缘于洛阳。对,牡丹又叫“洛阳花”。
之所以叫“洛阳花”,可能是因为洛阳的土质最适合牡丹生长,在洛阳她开得最好。
牡丹之所以选择洛阳,需要提一提武则天与牡丹的故事。
相传,武则天当年在长安,欲寒冬赏花,遂下旨命令百花齐放。
百花不敢违抗,纵然是大雪纷飞,依旧群芳竞艳。
武则天大喜。
不料,却唯有牡丹,拒绝开放。
武则天又大怒,遂下令放火焚烧牡丹。并将其他地方的牡丹连根拔起,贬去洛阳。
不曾想,到了洛阳的牡丹,富贵花开,株株怒放。
满城欢喜。
也因此,牡丹凭其凛然正气与不畏权贵,被尊为“百花之王”。
人说洛阳与牡丹,历史流转,是一株花与一座城,在彼此成全。
言之有理。
我与先生相识于洛阳,洛阳有座王城公园,每年四月牡丹盛开。
二十年前,这座城这座公园,留下过许多我们一起赏牡丹的足迹与回忆。
最喜欢的当是“黑牡丹”,准确地说是深紫色。
颜色内敛,紫中有黑,丝绒般的光泽度,沉稳、大气。
美到竟不敢与她合影留念。
后来,翻看相册,发现唯独没有与黑牡丹的合照。
估计,真是被黑牡丹的贵族气质吓到。
结婚时,漂亮的杨老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画了一幅工笔画“国色天香”送给我。
如获至宝,精细的工笔里蕴含着她的心血。
每一笔,都是深深的情谊。
最初,这幅画悬挂在书房最显眼的地方。
后来,有些怕落灰尘,就小心地收藏起来。
直到今天,某个特定时间拿出来,打开再看,依旧爱不释手。
刘禹锡诗赞牡丹: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较晚发赛诸花。
其实,牡丹花开,已是晚春时节,并未与百花争艳。
是的,牡丹何须争艳?
她本贵气,风华绝代。
胸有傲骨,坦荡轩昂,又自带谦让雅量,怎会争艳?
敬仰敬仰。
返程途中,一路感慨良多。
远远看到湖中的红色标识,最美的“太湖隧道”正在建设中。
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
苍茫太湖,风景这边独好。泱泱大国,牡丹倾国倾城。
盛世太平。
祝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
——END——
本文请减好时光原创,百家号首发。图片、文字均为原创,请尊重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