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啦井镇期井村两委班子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不断为群众探索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近日,记者走进期井小组,淡淡的花香扑鼻而来,各种如约绽放的花儿,将期井小组围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花谷村”。记者看到,期井小组连片种植的油用牡丹长势喜人,村民们在地里撸起袖子,挥着锄头,边拉家常边给油用牡丹松土、除草。
期井村有期井、大山箐、梨树、中村、冷山、东山、西山7个小组,有户人,建档立卡户83户人。村委会离县城30公里,离啦井镇70公里,平均海拔米,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经济来源匮乏,随着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村内大部分耕地变成了荒地。
针对这一问题,期井村两委班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为群众探索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期井村委会副主任张润山
我们期井村委会于年底,通过班子的努力,引进了油用牧丹种植,现共种植了亩,东山小组亩,期井小组亩,受益农户有51户,今年经济总收入有69万元。通过了解,村民种植极积性高,希望扩大种植规模,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年,期井村委会与兰坪汇集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方式进行合作,在期井小组和东山小组种植了余亩油用牡丹,不仅为村民们解决了耕地闲置的问题,并且每年都有经济收入,四年后还能以15%的股份进行分红。
期井小组村民赵映春
我们这边适应种植牡丹,不适合种植其他的作物,这边海拔米左右,种植洋芋、芸豆都比不上种植牡丹,种植牡丹后,我们一年收入有2万多元,我家也种植了十几亩,如果种植其他的农作物,一年收入仅有元左右,还是种植牡丹好。
期井村委会副主任张润山
种植牡丹易管理,施肥由公司负责,种植户每年只需要除草、松土,干旱时浇点水,将牡丹种好、管护好就可以了。
油用牡丹的种植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村民们希望来年能够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经济收入。
期井小组村民小组长杨寿明
年前我们示范种植了亩的油用牡丹,今年长势较好,共种植了30户,每户平均种植了10亩,目前我们已经拿到了租地费元和种植费元,到年底验收时还能拿到元,共块钱每亩,比种庄稼的效益好,我们要继续种植油用牡丹。
油牡丹
据期井村委会主任张映宇介绍,村民种植油用牡丹主要通过租地、种植和管护上产生经济效益,第一年每亩地能产生经济效益元、第二年元、第三年1元,到第四年对油用牡丹花籽进行销售时,种植户还能以15%的股份进行分红,同时还能拿到采集花籽时产生的劳务费用。
油用牡丹的种植,为不能外出务工的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了在照看老人、照看孩子的同时也能在家门口赚到钱,拓宽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
脱贫攻坚知识十四
主编:李丽宝
编辑:陈福芳
责审:高永芳
总编审:尹洁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