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吃什么药好得快 http://m.39.net/pf/a_4698984.html中药科普之牡丹、芍药
各位同学们大家好呀~
欢迎大家来到中药小课堂
药药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
牡丹和芍药
这两味中药在生活中较为普遍
但是你知道它们的功效吗?
有没有真正的去好好了解它们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的世界吧!
牡丹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牡丹花被人们拥戴为花中之王,牡丹色、姿、香、韵俱佳,花大色艳,花姿绰约,韵压群芳。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中国牡丹资源特别丰富,在滇、黔、川、藏、新等地均有牡丹种植。当然也少不了我们的牡丹花城洛阳啦,话说洛阳的牡丹也快开了,(花期为4-5月)有没有计划去欣赏欣赏牡丹的娇色呢。
牡丹不仅花色艳人,而且还可以供食用,明代的《遵生八笺》载有“牡丹新落瓣也可煎食”,明代的《二如亭群芳谱》谓:“牡丹花煎法与玉兰同,可食,可蜜浸”,“花瓣择洗净拖面,麻油煎食至美”,中国不少地方有用牡丹鲜花瓣做牡丹羹,或配菜添色制作名菜的。牡丹花瓣还可蒸酒,制成的牡丹露酒口味香醇。
作为中药,牡丹有什么药用价值呢?
别称:丹皮,牡丹根皮,丹根
性味:性苦、辛,微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主治: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我们平常说的牡丹叶和牡丹根是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叶和根,不要混淆。
芍药
芍药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在种植牡丹的地方都可以种植芍药,而且芍药比牡丹的适应能力更强,管理更简单。它的花期为5-6月。
不仅如此,芍药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它以根入药,但有两种,分别为赤芍和白芍,但由于它们的栽培和加工炮制有所差异,功效主治也有所不同。
赤芍
性味:味苦,微寒
归经:归肝经
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主治:可用于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腹痛、胁痛、闭经、痛经、带下跌仆损伤、痈肿疮疡。在临床可与丹皮、生地配伍应用以清热活血化瘀,与川芎、延胡索配伍治疗痛经等。
白芍
性味:性苦酸、微寒
归经:归肝、脾经
功效:养血调经,柔肝平肝,敛阴止汗。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及肝气不和,胁肋脘腹疼痛,或四肢拘挛作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之证。
赤芍与白芍的区别
赤芍和白芍主要的区别在于,赤芍化瘀为主,而白芍以补血为主。赤芍可清热凉血、活血散淤,而白芍主要是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作用。另外赤芍可以泻肝火,白芍主要是养肝阴。赤芍散而不补,白芍补而不泻,二药也可配伍,起到一散一敛一泻一补,对阴虚夹瘀有热之症最为合适。
那么大家知道如何辨分牡丹与芍药吗?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七色光讲解员
有什么小妙招吧!
看完讲解
大家是不是对牡丹和芍药
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每一味中药都有属于它们自己
独特的韵味
用心感受听,他们在讲话
好啦
今天的中药小知识就到这里了
我们下一期再见
图文排版:石若颖
图文审核:张田丽
统筹编辑:郝悦
责任编辑:刘雅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