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牡丹皮 [复制链接]

1#
相传一千多年前,苏州有一位织绸好手名叫刘春。她所织出的花,像刚摘下的一样鲜艳水灵;织出的彩鸟,仿佛人一呼唤,便会拍翅飞翔。
  有一年,府台老爷的女儿要办嫁妆,限刘春一个月内织出24条真丝嵌金被面,花样是牡丹。但刘春从来没有见过牡丹,不知如何织。半个月过去了,刘春愁得日渐消瘦,一天半夜,她突然口吐鲜血,倒在织布机上。这时,一位美丽的姑娘飘然而至,将一瓶药液倒入刘春的口中,刘春即刻苏醒。姑娘轻声说道:“我是牡丹仙子。”说完,她用手向窗外一指,庭院内立即出现一朵朵怒放着的牡丹花。


  刘春望着这些盛开的牡丹,立即飞梭织起来。一朵朵娇艳的牡丹花织出来了,招来成群的蝴蝶。府差拿起被面飞快送往州府,但刚进门,被面上的牡丹花全部凋谢了,黯然无光。府台老爷气得派人去捉刘春,但刘春早已与牡丹仙子离去,只给乡亲们留下了那个药瓶。药瓶内有半瓶根皮样的药材,后来人们才认出那根皮正是牡丹皮。


  因此牡丹的根皮确实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又叫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丹皮性味苦、辛,微寒,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的功效。本品苦寒清泻,偏走心肝血分,尤善凉解阴血中之伏热,故为凉血除热之要药,凡血热阴虚者皆可选用。本品还有良好的活血化淤作用,其凉血活血兼备,有凉而不滞,活而不峻的特点,内有淤血而兼有热象者尤为适宜。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牡丹花含有牡丹酚、牡丹酚苷、牡丹酚元苷、芍药苷、甾醇、生物碱、挥发油等。具有降血压、镇痛、镇静、退热、催眠等功效。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同时对致病性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清热凉血,活血散淤,退虚热。

1、温病热入血分而发斑疹,血热吐血、衄血。

2、温病后期阴虚发热,久病伤阴之无汗骨蒸。

3、血滞之闭经、痛经,产后淤阻,癥瘕,跌打伤肿。

4、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主产于安徽、四川、河南及山东等省。主为栽培品。秋季采挖根部,出去细根和泥沙,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晒干。前者习称“连丹皮”(原丹皮),后者习称“刮丹皮”(粉丹皮)。

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本品苦泄辛散,微寒能清,清泄行散。入心、肝经,善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入肾经,能退虚热。集清血热、退虚热、散淤血于一体,凡血热、血淤、虚热,无论单发或并发皆可酌投,尤宜血热有淤或血淤有热或虚热夹淤或无汗骨蒸者。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化瘀宜酒炒用,止血宜炒炭用。

本品清泄行散,故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不宜服。

饮片呈圆形或卷曲形的薄片。连丹皮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刮丹皮表面红棕色或淡灰黄色。内表面有时可见发亮的结晶,切面淡粉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