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问道垫江昔日牡丹故里,明日钟表之都 [复制链接]

1#
北京有哪间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素有“牡丹故里”之称的垫江,近年来,一方面通过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承接了主城产业转移,初步完成了工业蓄能增势;同时,在积极与长寿、梁平探索一体化的过程中,为未来提升其在重庆经济版图的地位,写下了注脚。

今天问道系列垫江篇,先从长寿说起。

1

长垫梁经济带

近日,一则招商引资消息在长寿炸开了锅:11月8日,长寿区举行战略性新兴项目集中签约暨中科未来城创新产业园开工活动,当日长寿共签下35个战略性新兴项目,总投资达到亿元。

据悉,35个项目涉及新材料、新能源及精细化工、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应用、智能家居、无人科技、长江生态环境科创等领域,均以产业基地的形式布局在长寿经开区和长寿工业园区,预计达产后年产值亿元,可成为该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力军。

分析人士认为,长寿在经历了—年,噩梦般的“龟速”增长后,有望通过这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布局,以及传闻已久的千万吨级炼化等项目,使其未来重返区县第一阵营。

事实上,与长寿毗邻的垫江,也应该为长寿35个战略性新兴项目的集中入驻,而提振经济发展的信心。

长垫梁经济带

原因很简单,同属明月山、龙溪河流域的垫江、长寿以及梁平正在积极打造长垫梁经济带。一旦成型,垫江也好,梁平也罢,都能最大程度分享长寿经济复苏的滚滚红利,比如,垫江、梁平可以承接长寿溢出产能。

我们注意到,垫江传统优势主导产业之一的精细化工,与长寿依托MDI、川维等化工巨头打造亿级重化工城的构想(此次长寿集中签约项目中,也包括了精细化工),完全匹配。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长寿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体量做大,长寿与垫江在化工领域的合作方面将日趋紧密,如同西永微电园之于璧山。

按照规划,上接巴渝之雄,下引夔门之胜的垫江,在积极抓住主城产业转移契机的同时,还要主动与长寿、涪陵等地进行产业分工合作,在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上,与全市“6+1”产业配套,不断提升服务大产业、配套大链条的能力。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促进三地经济产业融合,提高区域的对外辐射能力。起于渝怀铁路洛碛站,经渝北区、长寿区、垫江县,止于梁平县境内达万铁路梁平站的长垫梁货运铁路,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积极地推进。

再加上规划中,途经垫江的广(安)涪(陵)铁路,届时,长垫梁经济带将实现东南连涪陵、丰都、忠县等沿江城市,融入长江经济带;东北接“万开云”板块,西北直通四川广安、达州等地,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区位优势将真正显现。

当然,构想中的长垫梁经济带,不止是促进三方在产业的融合,还包括通过三个区县的统筹规划,实现农业、旅游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共赢。

具体来说,长寿、垫江、梁平三个区县,地势较为平坦,发展现代农业前景广阔。长垫梁经济带设立后,可更好发挥地缘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质粮油、特色种养殖、特色花木、果蔬、生态观光等特色效益农业,可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拓宽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长垫梁经济带,还能促进长寿湖、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梁平双桂堂等旅游资源融为一体。三个区县还可以充分利用渝万城际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的便捷交通优势,抢抓当下旅游发展的机遇,共同将平方公里的龙溪河流域开发成为生态旅游的大景区。

垫江牡丹

近年来,垫江在“牡丹故里,康养垫江”的主题旅游形象带动下,乐天花谷、华夏牡丹园、牡丹樱花世界等景区快速发展,实现春赏牡丹到四季观花的转变,然而,由于垫江旅游业态单一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致使其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明星偏低。

据统计,年,垫江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亿元,离打造重庆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和“长江三峡陆上环线”重要旅游节点的目标,相去甚远。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梁平。统计显示,年梁平全年共接待游客.0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4亿元。三个区县中,长寿的旅游表现稍好点,同年旅游总收入为47亿,不过未来若想实现跨越式发展,以长垫梁经济带为基础,打破区域行政壁垒,与垫江、梁平共同做大旅游市场,已显得迫在眉睫。

除此之外,“长垫梁”一体化发展,还可实现明月山的生态屏障保护、龙溪河流域环境共治和可持续发展。

诚然,长垫梁经济带的构想很美好,然而现实问题是,由于缺乏整体的区域发展规划,致使使长寿、垫江、梁平三区县的合作还处于自发的、松散的状态,协同发展的主动性、广度和深度不够。

在不少专家看来,长垫梁这种碎片化发展,各自为政,使得资源的集中使用难度加大,一批事关区域乃至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难以协同推进。同时,区域产业协同水平较低,导致工业分工协作体系尚未形成,产业关联效应较弱,存在同质、无序竞争;旅游业缺乏整体规划和震撼效应,开发品质不高。

在区域合作逐渐成为发展潮流的今天,长垫梁经济带若能破局,不仅有利于提高三区县的合作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对于渝西地区的永(川)大(足)荣(昌)、合(川)铜(梁)等区域一体化,也将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

“胎死腹中”的垫江机场梦

对于百万垫江人来说,重庆第二国际机场“得而复失”恐怕是他们心中最大的遗憾之一。至今我们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也不时能感受到垫江人对当年“错失”第二国际机场心怀介意。

是啊,如果当年机场落户垫江,垫江经济不说一飞冲天,起码在全市的排名要远远高于如今的第23位。

我们还是先把时间拨回到年,那一年,重庆第二国际机场落户垫江的各路消息可谓是满天飞。

当年6月13日的重庆时报刊登过题为《重庆第二国际机场选址垫江,修建时间待定》的文章。时任垫江县宣传部部长张光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第二国际机场具体的修建时间还有待确定,选址规划已经落实在垫江黄沙乡,并且已进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计划中。

按照规划科工作人员的说话,垫江黄沙乡四周没有大江大河流过,气候和重庆主城区的多雾多雨正好相反。如果江北国际机场是雾天,对航班起飞有影响的话,垫江黄沙正好是晴天,完全有利于飞机起飞。便捷的交通成了在垫江修建重庆第二国际机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从江北国际机场到垫江,走渝万高速公路只需要1个小时,大大方便了进出重庆旅客的乘机需要。

这一则新闻,不知让多少垫江人大喜过望、热血沸腾?而围绕着第二国际机场,发展临空经济,打造重庆综合交通枢纽,更是让垫江这座小城看到了未来弯道超车的希望。

然而,随着日后江北机场公布将修建第三、第四跑道的计划,以及重庆有关部门曾表示,重庆没有修建第二国际机场的计划,这意味着垫江人第二国际机场的梦想戛然而止。

3

产业升级初见成效

“错失”了第二国际机场,垫江没有再错失产业转型的重大机遇。

这里以钟表产业为例

1、年代,重庆钟表产业十分发达,作为重庆老字号的“山城”牌手表名噪一时,曾与“上海”牌手表、天津“海鸥”牌手表并驾齐驱,驰名全国,都是当年国内最紧俏的商品之一。但自年起,山城手表在内地几乎销声匿迹。

在山城手表沉寂的日子里,垫江政府也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竞争能力。

虽然,彼时垫江有精细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的传统优势产业,不过,要想在未来城市竞争中占得先机,就必须结合自己情况,发展新兴产业。

年8月,在工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重庆市消费品工业三年振兴规划》,提出了民族工业复兴、重拾“山城”钟表产业的计划,垫江县看到并抓住机会,通过积极工作,争取到了在垫江规划布局中国西部(重庆)钟表计时及精密加工产业园的机会。

据了解,产业园总体规划用地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钟表研发测试、钟表核心部件及成表制造、组装,外延精密加工等相关产业。”

年,园区内核心企业——重庆钟表有限公司已经正式投产,生产“山城牌”手表。

按计划,年,园区将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品牌展示、体验等于一体的钟表精密加工全产业链,实现产值亿元,带动消费亿元,解决就业8万余人,相当于“再造一个垫江工业”。

钟表产业园落户之于垫江的意义,不亚于当年璧山抓住重庆笔电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实现其工业华丽转身。

无中生有地引入钟表亿产业集群,只是垫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包括垫江精细化工在内的传统优势产业,也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进而实现拓展生存空间的目标。

截止目前,垫江已经初步形成了汽摩、生物医药、钟表计时及精密加工、环保节能、新材料5大产业集群。按照规划,年垫江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亿元,建成重庆重要的工业基地。

补充一句的是,年垫江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仅为.88亿元,5年要增长3.38倍,平均每年增幅高达68%,这可不是一个不低的速度。垫江工业能否如期完成千亿目标,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