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牡丹晚报」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孟欣通讯员赵效显
牡丹区实验中学教师韦宇璐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己任,在教学中不断探索,走出了自己的初中物理教学之路。
引领学生探索科学
“韦老师的课堂是一个装满珍宝的盒子,说不定会从里面出来什么惊喜。”这是学生邓翔宇对韦宇璐的印象。
韦宇璐认为,物理教学应当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让学生爱上科学,学会探索。因此,她十分重视实验教学。
开学第一课,韦宇璐设计了一个实验:把乒乓球放入倒立的剪底矿泉水瓶中,往瓶中加水,让学生猜想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正当学生们急着翻书寻找答案时,韦老师把水倒入瓶中,乒乓球没有浮起来,好奇的表情写满学生的脸上。韦宇璐又追问:利用什么办法可以让乒乓球浮起来。学生们开始热烈讨论,等待老师的答案。韦宇璐尝试鼓励学生动手,但效果甚微,最后,韦宇璐只能将做法演示给学生看。
第一次探索的失利,更加坚定了韦宇璐带领学生探索科学的信心。她将整节课设计成“科学之旅”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年,韦宇璐参加山东省实验优质课的评选活动,她讲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课堂上,每个学生面前摆放一个神秘的纸盒子,韦玉璐让学生将凸透镜插入盒子上方不同的小孔观察盒子里面的字,观察字的正倒大小变化,引发猜想,分组实验,探究规律,得出结论。她的课堂设计得到专家的普遍认可。
最美科技工作者
韦玉璐自制和改进教具20多件,其中,“水透镜”、“反冲气垫碰碰车”等教具参加了山东省教具比赛。她主持的“物理学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课题,将科学家故事、物理学史渗透到每一节物理课中,拓宽学生眼界,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她还在课堂上推行“课前五分钟”物理知识秀,搜集近几年关于国内航空航海方面的大事件,制成ppt,在课前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介绍。她在学校举办物理手抄报活动,将物理知识点、物理小故事、科技新闻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在师生面前。她每年都会带领学生去参观气象局、消防局、科技馆,给学生普及物理原理以及一些科学仪器的功能。
作为学校物理教研组组长,韦玉璐带领物理组教师研究教材,搜集与物理教学相关的资料,开发了“趣味物理”、“科学家故事”、“物理古诗荟萃”、“物理小制作”等校本课程,吸引了众多学生参加,一些学生因此成为“物理迷”。
年,韦宇璐被评为牡丹区最美科技工作者,她在获奖感言中说:“将科学、创新的理念融入课堂,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一名物理教师的光荣使命。”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牡丹区实验中学初一·三十三班的田耀希特别珍视手里的“家校联系手册”,翻开田耀希的“家校联系手册”,或谈理想,或谈情感,或谈看法,他写在手册里的困惑也及时得到韦宇璐的回复。韦宇璐娟秀的字迹,亲切的话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韦宇璐也把这种交流作为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帮助孩子们正确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让家长给孩子写信,回顾孩子成长的故事,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是韦宇璐教育学生的另一个成功做法。曹晶晶父亲早逝,妈妈改嫁,跟着奶奶生活。年元旦联欢那天,韦宇璐班里的家长们来到教室与孩子共度佳节,只有曹晶晶的奶奶没有来。韦宇璐特意把曹晶晶拉到自己身旁,拿出自己事先写好的信交给曹晶晶,信里是韦宇璐对曹晶晶的期望和祝福,还有几张照片,有曹晶晶入学时满脸笑容的,有和老师一起劳动的,还有和同学们一起读书的。联欢活动结束后,韦宇璐骑电动车送曹晶晶回家,路上师生缓缓而行,交流思想,令曹晶晶感到十分温暖。
韦宇璐像一朵洁白的云,凝华,升华,液化,熔化,凝固,汽化,探索滋润禾苗的最好方法,收获着成功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