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专业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农历三月,进入谷雨节气。按照古代二十四番花信之说,谷雨后的第一候花信是牡丹,也就是牡丹盛开的时节。如果在唐代,此时的长安城定会是“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人们会呼朋唤友,到处去欣赏牡丹。
唐代牡丹传奇
唐代人痴狂于牡丹。应该与风流天子唐明皇及杨贵妃不无关系。因为唐代关于牡丹的轶事,多与唐玄宗和杨贵妃有关。今录三则如下:
唐玄宗时,有人向他进献牡丹花,花名为杨家红,据说是杨勉家培植出来的。杨贵妃看到这花非常喜欢,于是用手抹了点自己的口红,印在了花瓣上。唐玄宗命人将这株花栽到仙春馆。第二年花开的时候,这株牡丹开出的花朵上竟然有杨贵妃的红指印,玄宗看后非常高兴,将这花命名为一捻红。
唐玄宗与杨贵妃游幸华清宫,一天早上,唐玄宗从宿醉中醒来,还有点迷迷糊糊的。见杨贵妃正在窗前站着,向外观望。玄宗悄悄起床,来到贵妃身边,手搭贵妃的香肩,向窗外望去。此时的窗外牡丹花开正盛,灿烂悦目,一阵花香袭来,唐玄宗觉得酒意顿消。唐玄宗亲自折了一枝牡丹递给杨贵妃,并说:“你也闻一闻,虽然萱草号称可以忘忧,但是牡丹的花香却可以醒酒”。
唐玄宗时,皇宫沉香亭前有一株牡丹,每一枝上都开两朵花。这花很奇特,一天之中能呈现三种颜色,上午时候是深绿色,下午深黄色,到了夜里就呈现粉白色。更为奇特的是,随着花颜色的变化,呈现出的香味也不一样。众人都很惊讶,唐玄宗却不以为意,对众人说:“没什么好吃惊的。这是花木之妖而已”。于是把这株花赐给了杨贵妃的堂哥杨国忠。
唐诗中的牡丹花
梳理《全唐诗》中的牡丹诗,也可以看出是从玄宗朝开始人们才重视牡丹的。牡丹入诗,初唐几乎没有。进入盛唐,始有王维、岑参、柳浑等以牡丹入诗,但数量较少。从中唐开始,牡丹大量进入诗人的诗篇,以吟咏牡丹为题的诗达到多首,著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韩愈、元稹都有专题吟咏牡丹的诗篇。今天就一起来赏析几首。
王维
绿艳闲且静,
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
春色岂知心。
在王维的诗中“闲”字应该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所以古人评王维的诗风为“闲淡飘逸”。这首诗虽然也有“闲”,但不是“闲淡”而是“闲愁”。
这首诗从牡丹绿色的花萼写起,绿色的花萼悠闲而沉静,上面披着的红衣,从边缘到花心颜色由浅而深。而被红色花瓣重重包围着的花心纤细脆弱,充满了愁绪。这明媚的春色,真的懂得花的心事吗?
从花萼的闲静写到花瓣的颜色由浅入深,一直深入到的花的心事。从外在到情感都是在步步深入。用“衣”和“心”,把牡丹拟人化了。读这首诗,感觉王维不是在写花,而是写一位身着绿裙红衣的娴静女子,正满腹愁绪的站立在无边的春色中。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庭院前面的芍药虽然妖艳但是没有格调,池塘里的荷花虽然洁净但是缺少情致。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香国色,牡丹花开时节,整个京城的人都会出动,纷纷出来赏花。
这首诗开句不写牡丹,而是先写芍药无格,芙蕖少情。反衬出牡丹的高格调、富有情致。最后一句采用“言用不言体”,不直接写牡丹之美,而是通过写花开时节人们狂热的表现,进一步渲染出牡丹之美。
郑谷
画堂帘卷张清宴,
含香带雾情无限。
春风爱惜未放开,
柘枝鼓振红英绽。
把画堂的珠帘卷起来,在画堂里摆设下清雅的宴席,只为观赏庭院中的牡丹。薄薄雾气中的牡丹含苞待放,如同一个含情脉脉的少女,情致无限。春风也怜爱牡丹花,但是惋惜牡丹没有开放。于是轻轻跳起柘枝舞,鼓动牡丹快快绽放花蕾。
这首诗写的很有趣味。本来是诗人希望牡丹快点绽放,可是又不肯直说,只好“嫁祸”给春风。因为这个“嫁祸”,春风也显得无比的可爱。
裴潾
长安年少惜春残,
争认慈恩紫牡丹。
别有玉盘乘露冷,
无人起就月中看。
长安的少年们非常珍惜残留的春日,纷纷到慈恩塔前去围观紫色的牡丹花。其实还有如玉盘一样,趁着清冷的夜露寂寞开放的白牡丹,可是没有会来就着月光欣赏她们美丽的风姿。
古代是以紫色为贵的。唐代三品及以上官员才有资格穿紫色。白色则是没有任何功名的处士或者布衣才穿的颜色。所以这首诗是有所讽喻的,是讽刺长安人趋炎附势,而对于品质高洁但没有地位的人却置之不理。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段轶事。据说,这首诗是裴潾题写在慈恩寺的墙壁上的,大唐太和年间,唐敬宗李湛驾临慈恩寺,看到这首诗后,吟玩良久,然后命令随驾的嫔妃来吟唱这首诗,到傍晚时分,这首诗就已经传遍六宫了。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春天就要接近尾声了,长安城的街道上,车来车往,熙熙攘攘,大家都忙着在牡丹花开的时节,相邀去买花。牡丹花的没有恒定的价格,要看花朵的数量。一株开有百朵花的红牡丹,得要付出五捆白色的丝绸。买回家之后,花上要搭起帐幕,周围要用篱笆围起来。再洒上水,用泥把花根封起来,这样牡丹花的颜色才会依然如故。长安城里,家家都买牡丹,都成了一种风俗,每个人对此执迷不悟。有一个老农民,偶然来到买花的地方,看到人们争相出高价买花,不由得低头长叹。他的叹息却没有了解。因为一丛深色的牡丹,相当于中等家庭一年的税赋。
白居易自己也喜欢牡丹花,并且写了很多牡丹诗。专题吟咏牡丹的诗,除了元稹,应该数他写的最多。但是爱花之余,却没有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