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自古以来,又有一句话,叫做“文人相轻”。
这种文人相轻的态度,不仅表现在文人平时的生活中,同样表现在这些才子的文章中。
就好像周敦颐的《爱莲说》,自己喜欢莲花就罢了,还把牡丹扯进来做对比。说莲花是“可远观不可亵玩”,是君子,牡丹则是“富贵者也”。
所以像他这样的君子才会喜欢莲花,而牡丹,也就普罗大众喜爱了。
只因为牡丹花型雍容华贵,颜色艳丽多姿,受到众人喜爱,就被周敦颐暗讽没有风骨,人家牡丹又做错了什么呢?
牡丹,当初也是因为有着一副铮铮傲骨,不愿冬日开花,才被贬至洛阳的好么!
白茶中,有一类茶,名字叫做白牡丹,既然冠上了牡丹的名,自然带了几分牡丹的气质。
如欲放花蕾一般的造型,清新浓郁的茶香,淳和甘润的茶汤……这让白牡丹受到了不少茶友的推崇。
而在繁多的特点中,又以茶香,格外叫人津津乐道。
那么,一泡优质的白牡丹中,到底有多少种茶香呢?
《2》
新茶白牡丹的花香,带着爽朗的毫香,温婉的花香,清新的鲜粽叶香
白牡丹的茶香,带着三月春日的活泼与娇羞。
它是活泼的,所以才会在冲泡的一瞬间,像一头小牛犊一般飞快跑到茶友的面前,大大方方的向所有人展示自己的纯正和浓郁。
但它也是娇羞的,就好像一个小姑娘,对心仪的人勇敢表白,之后又羞得满脸通红。
所以它变成了一只小鹿,和茶友玩起了捉迷藏,时不时说一声“我在这儿”,彰显自己的存在感,却又需要茶友仔细寻觅,才能寻到它的三分印记。
从白牡丹中,最常闻到的,有三类香气。
第一类,是毫香。
毫香的香气,很难准确地形容。
它像是春风又绿的江南岸边,那一蓬干燥的芦花香气,又好像是走在路边,随手摘下的那一枝狗尾巴草的味道,还像是秋日的田野上,风吹麦浪,扑面而来的稻谷香气……
它清爽,高扬,带着春日的明媚韵味。
第二类,是花香。
很难想象,一杯茶中,竟然也能带着丰富而浓郁的花香。
但是白牡丹做到了,它并没有辜负自己的名字。
它的花香,与毫香一般,是比较难形容的。
但不同的是,毫香,是无法用准确的词来形容,但花香,却是因为太过丰富浓郁,以至于一时之间,竟想不出它到底是哪一种花。
它有些像是兰花的优雅,又有些像茉莉的清丽,带着广玉兰的疏阔,却多了玫瑰的缱绻,其中夹杂着夜来香的慵懒,似乎还有水仙的典雅……
传说西王母居住的瑶池,有珠玉、沙棠、琅、碧瑰之树,又有各色鲜花日夜盛放,花香扑鼻。
虽凡人无法亲眼一探传说中瑶池的奥妙,但凭借这白牡丹的花香,也能解了三分的好奇。
伴随着冲泡的次数,和茶汤温度的变化,白牡丹的花香每一刻都有着新的变化,着实叫人好奇,这小小一泡茶中,到底涵盖了多少种的花香。
第三类,鲜粽叶香。
一泡白牡丹喝到最后,其中便会出现一种清鲜的香气,这就是鲜粽叶香。
但是白牡丹中的鲜粽叶香,并不高调,它往往在茶叶冲泡过几次后,才慢慢悠悠地冒了出来。
这股鲜粽叶香,有些像一个隐士,不争不抢,甘心做个背景,但你若是与他交谈几句,立刻会被他的才学折服,拜倒在他手下。
它是所有香气的一个收尾,看似有些不起眼,却不可或缺。
若是没有它,这一杯白牡丹的茶香,便如一本在高潮戛然而止的小说,虎头蛇尾,叫人摸不着头脑。
而这鲜粽叶香的存在,却为其续上了一个恰到好处,且完美无缺的结尾,告诉茶友,这杯茶,快要尽了。
《3》
白牡丹的茶香这么好,又应该用什么方式开始品鉴呢?
品鉴白茶的茶香,不外乎五种:干茶香、盖香、落水香、挂壁香、叶底香。
白牡丹属于白茶,品鉴的方式,自然也不例外。
干茶香,是一泡白茶在冲泡之前,最为蒙昧的状态,也是最为原始的香气。
温杯后,将白牡丹放入盖碗,稍稍静置片刻,之后,便可开始品鉴白牡丹的干茶香。
经过盖碗余温的刺激,白牡丹的茶香,被激发地更加清晰,更容易被茶友捕捉。
若是嗅觉灵敏的茶友,从干茶香中,已然可以发现毫香与干花香气的存在,为之后的品鉴,生出三分的期待。
碗盖,是一泡白牡丹,在经历过沸水的冲击之下,爆发而出的茶香最先停留的地方,因此,盖香,也是所有茶香之中,最为浓郁的,是一杯白牡丹最美好的年华。
想要完整品鉴白牡丹的盖香,最好选择白瓷盖碗冲泡白茶。
由于白瓷盖碗不夺香,且能够汇聚茶香,因此利用白瓷盖碗冲泡白牡丹,能够使它的茶香体现的更加完整,纯正,浓郁,给茶友更好的品鉴体验。
闻盖香,是有技巧的。
茶友在嗅闻时,要距离碗盖大约2厘米的距离,一来防止距离太近,呼出的气息影响了茶香的纯正,二来也防止距离太远,茶香溢散,无法闻到完整的香气。
随着碗盖温度的变化,白牡丹的茶香也在变化,嗅闻盖碗时,可能前一秒的茶香,与后一秒的茶香,都有微妙的不同。
茶友尽可从盖碗上,感受这一杯白牡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落水香,即茶香落水,是溶入茶汤中的。
想要品鉴落水香,靠的不仅是闻,还有品。
先闻品茗杯中的茶汤,会发现茶汤带着盈盈的暗香,但是并不如盖香这么浓郁。
这时候,就要轻啜一口,将茶汤喝入口中,再利用唇舌之间的活动,使茶汤在口中与口腔内壁、牙齿发生撞击,从而使茶汤中的香气得到放大,一路从口腔,升入鼻间。
这种方式,能够使茶汤中的落水香更容易被茶友捕捉到,使茶友更能够把握白牡丹的品质。
挂壁香,即茶汤喝尽之后,残留在品茗杯壁上的香气。
茶汤喝完,可不要立刻将品茗杯放下,那杯壁上残留的茶香,可是不容错过。
香气能够在杯壁上残留的时间越长,就证明这杯茶的茶叶中的茶香物质十分充足,工艺较好。
挂壁香,较为轻盈,不如盖香这般浓郁,但只要茶友嗅闻,依旧可以感受到其上白牡丹茶香,伴随着时间,不断发生的奇妙的变化。
所谓返璞归真,说的便是白牡丹的叶底香。
叶底,是冲泡之后残留的茶叶。其中大部分的芳香物质,早已经在多次的冲泡之后释放,伴随着茶汤一起,被茶友所感受到了。
而这剩余的营养物质,则藏在叶底之中,静静等待茶友的发觉。
若是茶友发现了它的存在,它便猛然扑出,给茶友一个巨大的惊喜。
白牡丹的叶底香,毫香与花香,成为了背景板,反倒是之前不显山露水的鲜粽叶香,成为了主角。
虽不似盖香与落水香的浓郁与清新动人,但是这叶底香,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若想完整品鉴一泡白茶,叶底香,可不能忽视。
《4》
提起白牡丹,有些茶友总觉得,它的茶香,不过就是花香而已。
然而优质的白牡丹,茶香才不会如此单薄。它像是一个潘多拉魔盒,若是不打开,永远都不知道在茶叶中,藏着多少种香气。
便是打开了,若不用正确的品鉴方式,也会让它的茶香,如同精灵一般,飞快从身边溜走,从此再也难寻。
翠幕深庭,露红晚、闲花自发。春不断、亭台成趣,翠阴蒙密。
紫燕雏飞帘额静,金鳞影转池心阔。有花香、竹色赋闲情,供吟笔。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