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罗素说:
“这个世界最荒唐的地方就是,蠢货和疯子都自信满满,而智者经常自我怀疑。”
这句话,正好印证了,有些人,越是缺什么,就越炫耀什么。
纵观整个后宫,最狠毒的人是皇后,最没有存在感的也是皇后。安陵容不讨皇上喜欢,但甄嬛离宫后,她是最受宠的。敬妃、端妃是皇上尊重的人。就连傻乎乎的齐妃也曾受过宠爱。
唯独皇后,皇上对她的感情很模糊,好像仅仅因为她姓乌拉那拉,仅仅因为她是纯元的妹妹,仅仅因为她与太后同属一家族,好像,就再没有好像了。
可以说,皇后的这一生很荒凉,她明明身居高位,却没什么实权,时时刻刻被华妃压制。穿着打扮上,也就那几件衣服,一点也不庄重。
所以,皇后总是时刻刻想要彰显自己的地位,比如,赐给华妃牡丹卷。牡丹乃是国花,象征着尊贵的地位,凡是与地位、权势相关的,皇后都很积极。从她鬓边簪着的牡丹花就能看得出。
剧中有一场戏,绘春吐槽华妃都将好的东西挑走了,全然不顾皇后的面子。皇后却说,外面庭院的牡丹都有些歪了,叫花匠好好培培土,明年春天还要开花的。绘春还想说什么,却被剪秋骂道:皇后娘娘母仪天下,能和她一般计较吗?
其实这几句对话里,藏着很重要的玄机。一是,皇后虽是皇后,可华妃不把皇后放在眼里,皇后以后的地位还不知道怎样?二是,我知道自己的地位很尴尬,我得做点什么。三是,我是皇后,我是皇后,我是皇后。
前面两点,显而易见,就是为了打胎,保住自己的后位,不被其他妃子母凭子贵夺了去。最后一点是最重要的,所以说三遍,让众人看看,我才是皇后。
于是,皇后开始了她的大计。
皇后像个领导者一样,先将次要的事交给下属做。主要的事,自己亲自盯着。
比如说,打掉富察贵人的胎。这件事就算是次要的,毕竟皇后有很多给人打胎的经历。就拿纯元来说吧。皇后宜修在给自己亲姐姐打胎时,用的是慢性毒药,会导致孩子胎死腹中,月份一大,大人的性命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
所以,皇后根本不担心,富察贵人的胎如果打掉了,皆大欢喜,正好也可以试一试安陵容的技术如何。如果没有打掉吗?后面的机会多得是,大不了,她亲自动手。
所以,对于皇后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重要的事,皇后便把此事交给了下属安陵容。
最主要的事,还是她皇后的地位要高高在上,受人尊重。
其实,皇后从一出场,她的位置就很危险,皇上不待见她,华妃不把她放在眼里,除了齐妃,其他的妃子也不站她这边。可以说,她只有太后一个靠山,可太后似乎也不待见她。
比如选秀时,皇后作为中宫之主,这件事应该由她操持,再不济,她禀报皇上请华妃协助也行,可皇上直接将这件交给了华妃。皇后有苦难言,只能装大度,酸不溜丢的说几句。
再比如,就像太后说的,若你姐姐纯元还在,......,这句话就能显示出,太后根本不待见宜修,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乌拉那拉氏的荣誉而已。
再就是华妃一党,几乎人人都不怕皇后,康禄海不怕,颂芝不怕,丽嫔不怕,曹贵人不怕。皇后的地位似乎很尴尬。
这一点,皇后的心里非常清楚,谁让她不受宠呢?谁让她没有实权呢?谁让她装好人呢?所以,皇后只能用众人的嘴,来抬高自己的位置了。
说白了,赏花是个幌子,赏牡丹也是幌子,赏甄嬛才是真的。
从甄嬛进宫选秀开始,不仅华妃注意到了她,皇后也注意到了她。
刚开始,甄嬛一行人进宫选秀,甄嬛本无心入选,所以很多事她看得很开,也不表现自己,可主角就得有点光环。
这时,夏冬春给了甄嬛机会。夏冬春仗着自己的出身还算可以,处处为难安陵容。甄嬛利用她的智慧与巧嘴,帮助安陵容解决了问题。这事在后宫传的沸沸扬扬的,华妃形容她,伶牙俐齿。
这件事肯定也传到了皇后的耳朵里,她也对此事立刻做出了分析。比如,夏冬春嚣张跋扈,肯定逃不过华妃的手心,这人不可用。甄嬛很有正能量,说话也有逻辑和分量,这人可以为我一用。
皇后这样的人很善于伪装,华妃这样的人,却很容易看穿,因为坏毛病都在台面上摆着呢。甄嬛就算不站队,心里也肯定是偏向皇后的。
所以,皇后的赏花大会就是赏甄嬛大会。
皇后的目的,就是想利用甄嬛的正能量,甄嬛的伶牙俐齿,甄嬛对华妃的厌恶,来慢慢抬高自己在众妃子们心中的地位。
赏花大会过程中,皇后与华妃又开始了一番争论。皇后拿了一朵粉红色的牡丹花。华妃却说,粉红色是次色,登不得大雅之堂。我就纳闷了,明明有红色的牡丹,你非摘一朵粉红色的,让她来气你。
接着,华妃摘了一朵红艳艳的芍药花,用来挖苦皇后。其实,华妃做的真的狠绝,就算说的不合适又怎样,根本没有人敢反驳。
可前期的甄嬛是个正直的人,她看不惯华妃的目无尊卑。于是大庭广众下来打华妃的脸。
甄嬛念了一首诗: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句话,直接让皇后乐开了花,不禁打压了华妃,还树立了自己的人设,抬高了自己的地位。
所以啊,皇后请众人赏的根本不是牡丹,而是甄嬛。
本文系文禾小馆原创。
心中有文字,诗和远方皆在灯火阑珊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致歉。